专利陷阱围堵中国竞争者

  据商务部最近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正在借专利术悄悄“包抄”中国对手,他们现在每年在华的专利申请量高达30%。

  在商务部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的这份报告中说,中国企业已处在跨国公司专利的重重包围之中。该报告预测,下一步,汽车和制药业将成为跨国公司专利申请新热点。

  对中国企业来说,这绝对是个坏消息。中国的哪个领域具有市场潜力,跨国公司就会在哪个领域寻求专利保护,中国企业将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取消关税保护而代之以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趋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谁拥有更多的专利及专利申请,谁就取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和未来的优先发展权。强化自己的知识产权意识对国内众多企业而言已是时不我待了!
  
  跨国公司的专利陷坑

  DVD、打火机、摩托车……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众多领域频频“中弹”,遭遇了国外同行业巨头发起的“专利大战”。然而,在知识产权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军看来,这不过是国外企业运用专利战略与我国企业进行“商业游戏”的开场白。他提醒国内众多企业注意,国外大厂、技术联盟对中国企业发动专利战的花样繁多,需要小心应对。跨国公司的专利陷坑主要有:

  一、找寻标靶,各个击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越高、越跟随主流技术、专利筹码越低的中国企业将越早遭遇专利战。如果这个厂商的外国竞争者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大,那么外国厂商往往会就部分配件使用的专利征收天价的使用费,或者完全拒绝签发许可。其目的是迫使厂商完全停产,退出市场。相反,如果外商占有的市场份额不太大,那么外国厂商往往愿意签发许可,征收一定的使用费。

  二、指控侵权,实为敲诈。国外大厂、技术联盟往往不指出哪家厂商的什么产品侵犯了它们的哪项专利的哪个权利要求,而是把生产某项产品可能用到的数百、数千项专利列出来,说某企业的产品肯定侵犯了其中的某些专利,否则不可能生产出相关产品。近年来我国企业遭遇的专利战往往有敲诈的成分,然而,在目前的格局下,这种敲诈很难遭到有力的反击。

  三、订单剥削,一手遮天。国外大厂、技术联盟垄断了很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它们往往让没有专利筹码的公司用外国技术生产配件、组装成品,然后贴上外国大厂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这样,外国公司从技术、品牌两个路径上封杀了与之讨价还价的机会。由于不提供自有技术与品牌,而仅仅提供设备与工人。国外大厂往往把配件、成品的合同价格定得很低,但把专利许可费、品牌使用费价格定得很高。这样,即使可能生产出世界****份额的产品,也很难赚到什么钱。

  四、分散力量,阻止联盟。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已经有较多的专利筹码,并已加入了一些国外专利。这样,他们使用外国技术可以不付费或者少付费了。但是,更多的企业也丧失了与本土厂商结盟共同对抗外国专利联盟的机会。

  五、一项权利,多重收费。要注意防止国外厂商一项权利,多重收费的现象。据了解,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独立性原则,各国在同一客体上产生的知识产权相互独立。因此,从某国合法购买的配件、成品可能会侵犯另一国的知识产权。

  据了解,入世后,外国企业加快了到我国申请专利的步伐,在高新技术的各个领域已经申请了大量专利,对我国企业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

  为何会遭遇专利战的围堵?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遭遇知识产权官司迅速增加,外国企业也加快到中国申请专利,在高新技术领域形成了“围堵”态势。

  人们都说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但目前的现实是,知识产权却成了我国一部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拦路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有不少以为入世之后就可以到国际市场“排排坐、吃糖果”的国内企业,却连连遭遇知识产权官司的狙击,碰了钉子吃了苦头还不知问题出在哪里,至今仍是一脸的迷惑。

  对跨国公司来说视同“护身符”的知识产权,为何当面对我国企业时却变成了“另眼看待”?是发达国家有意刁难还是我国企业的不适应?在我国而言,应该说还有以下几种缺陷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一、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还不完善。

  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专利战略,增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促进形成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我国新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要求。上述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遇到的系列知识产权难题,其根子在于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

  二、没有或者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企业的软肋。

  知识产权往往通过企业的技术产品体现出来,而自主知识产权正是我国企业的薄弱环节。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淡漠,既不重视开发、申请专利技术和运用知识产权利器去赢得市场,也不重视保护别人的知识产权。

  在发达国家,企业专利申请量普遍占到一国专利申请总量绝大部分。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年均递增22%,但15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上千万家小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只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17%左右;而在国外来华的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比例高达93%。

  正因为不少企业忽视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热衷于低水平的价格战,非法仿造假冒等侵权现象屡禁不止,所以在国内外市场上中国企业遇到的知识产权官司数量大幅度攀升。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竞争中,有些产品质量上乘,而且成本低,价格上有优势,就因为在国外没有申请专利而在国际市场大受挤压,往往被迫在狭窄的非专利覆盖区市场谋求生路,处境非常被动。

  三、专利的数量并不能代表一切。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专利为例,近几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2002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252631件,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国内专利申请占申请总量的82.2%,从数量上看属于专利大国。但最有价值的发明专利申请在本国申请的专利中只占19.4%,其它都是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国外来华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到85.9%。

  从企业申请专利的领域看,我国企业申请专利一般集中在中药、饮料、食品、污水处理、电脑输入法等领域,而且大部分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国外企业申请专利普遍集中在信息技术、现代医药制造、生物工程、光电技术、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领域,而且主要是原创性的发明专利。这一比较,国内外的差距就十分清楚了。

  这里还要提一句的是,我国设立的实用新型专利是国内申请、授权量最多的专利,对我国专利数量的迅速增加功不可没。但专家对我国设立这一专利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技术含量不高,容易滥竽充数,影响了我国专利水平的提高。有待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探讨。
  
  冲破专利围堵要靠练内功

  有些企业看到自已被国外专利围堵的态势,忍不住焦躁,甚至埋怨政府制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和条例太严,对外国企业保护太多,甚至有企业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自己人”应宽松一些,多保护一些,就是要“严以待人,宽以待己”。这能行得通吗?

  因为已经有更多的企业和专家提出,保护知识产权是世贸的游戏规则,它是公平的,是一视同仁的,是保护贸易各方合法利益的。专利这一武器并不厚此薄彼,外国企业可以运用它,中国企业同样可以运用它。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专利技术。

  入世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会,同时也要求中国企业严格遵守世贸游戏规则。而面对自身存在的知识产权薄弱环节,惟一正确的办法就是急起直追,学会重视知识产权,努力开发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而不能无所作为或怨天尤人。

  到国际市场竞争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内市场同样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因为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会伤害外国企业的利益,也会伤害本国企业的利益,阻碍技术进步。当前还在肆虐的软件盗版就是典型事例,它不但对一些外国软件产品构成侵权,而且对国内软件开发企业造成重大杀伤,阻碍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

  鉴于现在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且因专业性强,审理较难,有关领导和专家还提议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来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并提出参加有关国际组织“世界专利”工作的设想,以增加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工作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总的来讲,商务部的这份报告再次为中国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如不努力迎头赶上,以后将陷入重重包围而无法自拔。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上应该加强克开发,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宁波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版权所有 2006 all right reserved
Ningbo Channel Patent & Trademark Attorneys Office, P.R.China